天堂公会|天堂の纵横四海|网游公会|天堂网游娱乐社区|激活码新手卡发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回复: 2

[转]【图】“性解放”原来是个圈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心系天堂

发表于 2007-4-1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9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em26]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入天堂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pan style="LINE-HEIGHT: 15pt;"><br/><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LINE-HEIGHT: 15pt;"><tbody><tr><td><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一夜情”、“换妻”成为风尚的年代,如果坚持传统道德就会被人视为冥顽不化。尽管色情文章在网络上点击率最高,中国的互联网几乎患上了“性病”,但是人们还是见怪不怪。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形态,并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br/><br/> <img src="http://www.fubusi.com/Files/UpFiles/2006031017595764798.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 alt=""/><br/><br/>一般认为,“性解放”来源于英国。最初是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利的女权运动,同时要求改变基督教禁止离婚的戒律,主张婚姻自由。至于什么时候演变成为“中国特色”的,几乎无从查找。好在本文主旨不是探讨政治问题,对西方学者所谓的“政治环境影响”完全可以隐去不谈。<br/><br/>我要说的是,11月1日英国《泰晤士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调查,他们用的题目是“想和多个性伴侣做爱吗?不,谢谢,我们是英国人”。这个调查显示,今天一夫一妻制仍然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占绝对主流,绝大多数人仍然忠于自己的伴侣和家庭。即便在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和民族,对“性泛滥”也是抵制的。我看到,整篇文章说了世界上很多国家,惟一让我失望的就是没有说到中国。<br/><br/> <br/><br/>虽然我向来不认为被西方媒体赞扬有什么荣耀之处,但是作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作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群体,无论如何也是调查中不可忽视的要素。或者说,调查世界民意,如果缺少中国的参与至少缺乏代表性。匪夷所思的是,不是有位号称世界著名的中国女性学专家说中国的性意识形态正在与国际接轨吗?怎么连“性解放”的鼻祖对中国的“性”问题都不屑一顾呢?<br/><br/> <br/><br/>我坚决不相信中国人的性开放程度比西方人差。恰恰相反,随着“性解放”的逐步深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先锋。那些天天沉浸在情爱的大学生就不必说了,官员包养情妇也不再是新奇,即便我们用层出不穷这样的词来形容,也已经不能概括耳闻目睹的事实。因为“性解放”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虚幻的概念,它让一部分人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超越了人类固有的道德界限,并使之逐渐成为“妇女解放”本真意义上的反讽。<br/><br/> <br/><br/>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性道德是以“高压”制作的监牢,是强加于人性之上的,那么今天我们提倡的“性解放”却又成了一个无形的精神枷锁,这种矫枉过正的观念,外化成为一种形式,反映在现实生活和传媒网络上,使我们看到的不是情爱仇杀就是风花雪月,举国上下几乎到处弥漫着腥臊。在不胜枚举的事例中信手拈来一例: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共包养140多个情妇(《检察日报》5月26日)。面对这一桩桩性腐败案件,我们把它说成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控诉,是对失去个性自由的极端的反抗,岂不太苍白无力、牵强附会了吗?<br/><br/> <br/><br/>英国《泰晤士报》的新闻调查虽然不具备权威性,我却建议中国人好好读一读,尤其是那些性学专家,就算这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吧,也用不着花纳税人的钱去劳驾“考察”了。更免得隔一段时间就要开个什么讲座做个什么报告,辛辛苦苦为“性解放”奔走呼号,动不动就将“性解放”当成“国际惯例”来鼓吹。<br/><br/> <br/><br/>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拿外国人的观念给中国人“洗脑”,还美其名曰是“国际惯例”或者“世界潮流”。比如有专家曾对上海中学生的性行为进行“调查”,以偏概全地说中国人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已经从5年前的19岁降到了16岁。再比如,有人公布一个抽样调查结果,杭州婚前性行为的女性已经达到了87.9%,专家们眉飞色舞地赞叹中国女性婚前性行为从数字上直追西方水平,并说中国在短短20年就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可谓进步非凡。由此看出,无论是“直追西方水平”还是“超过发达国家”,专家们都指定了一个目标——“性解放”是“国际惯例”;“一夜情”也罢,“换妻”也罢,“同性恋”也罢,都是在与世界“接轨”。<br/><br/> <br/><br/>什么是“国际惯例”?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显然可作一个参考。我们从这则报道中可以了解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仍然侧重自己的伴侣和家庭,对婚外情、一夜情、滥交等都持拒绝态度,一点也不像中国一些性学专家说的那么回事。原来是咱普通老百姓走不出国门,见识不到真正的世界风貌,被人“忽悠”了。可我实在想不明白,我们的专家为什么硬要红口白牙胡说八道!<br/><br/> <br/><br/>正在不得要领之际,突然想到一个笑话:军阀吴佩孚一次在女子学校训话时说:“天生你们必有用,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外国女人的本事,把她们的灵活思想学过来,等你们学业有成后,长得漂亮的可以成为司令的太太嘛……次点的,也能成为连排长的太太。”笑话当然不能当真,但是,从一种潜在的社会规则上看,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只有军阀时代存在。军阀再无耻,还知道让她们“学业有成”,而现在,一些贪官污吏等不及她们毕业就提前有受用了。几乎没人不知道,每逢节假日、星期天或夜幕尚未降临,一些大学的门前高档轿车都排队迎候。报载,乌鲁木齐警方接举报对当地一个“歌舞团”开展夜查行动,收容“演员” 50名。让人吃惊的是,当天晚上就有近百名前来说情和领人的各方人物,这些人大多是“有些来头”的,有的甚至“还相当硬”。<br/><br/> <br/><br/>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在专家的“理论”指引下,错读了“性解放”的真正涵义。这好比我们现在风行各地的“文化节”活动,明明是在举着文化的旗帜,却偏偏不以文化为目的,张扬乃至标榜的是经济“唱戏”,这思路与我们现在推崇的“性解放”又何其相似。我们和西方国家都提倡“性解放”,但哪种更有教养更文明还用多说吗?<br/><br/> <br/><br/>反对“性解放”当然是伪善,但曲解“性解放”便是别有用心。可怕的是,有些专家为了个人的名利目的,曲学阿世,有意在那里搅混水。而更可怕的是有些权贵利用这些专家的“理论”,诱导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吟风诵月,麻痹自我,却不惜让整个社会道德堕落。(作者王龙)<br/> </span></td></tr></tbody></table></sp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天堂公会 ( 蜀ICP备11018175号 )  

GMT+8, 2025-5-13 04:01 , Processed in 1.12828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